发布时间:2025-10-15 17:55:59    次浏览
我们是邯郸长大的一代,生活的节奏并不是很快,即便没有钞票塞满口袋,生活在这里依然很愉快。 小时候天总是那么的蓝,地下的井水是那么的甜,夏日里也不会有桑拿天,沙尘暴更是从未曾遇见。 那时街上不见车水马龙,博物馆广场上老人在放风筝,树荫下是玩弹球的土坑,乒乓球台是废弃的防空洞。 看着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吸溜着小豆冰棍笑容灿烂,不奢望山珍海味鱼翅捞饭,只盼着春节庙会吃遍正定。 太行山脚下是我们的地盘,丛台公园是我们的乐园,每当日落西山天色渐晚,奶奶们才会扯着嗓子喊我们回家吃饭。 牛二是叔叔大爷们的最爱,炸花生米就是下酒的小菜,东来顺的手切肉就是牛掰,热情服务从不让顾客等待。 哥们儿们之间透着局气,发小们一个比一个仗义,街坊邻居间不输给亲戚,打过交道咱们就是瓷器。 你可以说这里的人胸无大志,但多大岁数的老头都能跟你聊聊历史,你可以认为这里对外有些排斥,只是我们做人直来直去不加粉饰。 这里的姑娘都很俊,小丫头片子也让人冒火,邯郸小妞儿懂事又讲究,谁都想娶回家当自己老婆。 这里的男人算不上大汉,但就是能让姑娘们喜欢,虽然比不了上海男人洗衣做饭,邯郸爷们儿照样招丈母娘待见。 就是这个美丽的城市,养成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不知不觉时至今日,邯郸的文化已经渐渐的消失。 马路虽变得越来越平坦,房价也随之蹭蹭的翻番,新世纪的衣服好几万,名牌店里边的都是煤老板。 开发商拆除了我们的回忆,填补了他们存款上的业绩,印象的邯郸已经满目疮痍,他们的手段却越来越BT。 路拓了,房还在,房拆了,家还在,家没了,人还在,人变了,心还在, 我们热爱邯郸 爱这里的文化 爱这里的一切邯郸爷们 邯郸妞儿我们喝着豆沫 吃着油条 曾经 我们吃着冰棍 各种记忆 可是现在 渐渐远去 我们要找回那份记忆说着那熟悉的邯郸话致打小在邯郸长起来的孩子看到这里我哭了转走留住记忆!